展馆陈列 - 专题展览 - 博物馆解说词:先秦时期农耕
博物馆解说词:先秦时期农耕

专题展览 加入时间:2018-1-29 17:14:36 作者:西北农耕博物馆  访问量:5591
  •  

      先秦时期,出现了中华农耕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西北地区农业也有了新的进步,形成了颇具区域特色的农耕文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协田耦耕的耕作方式,三个男人一起耕作,被称之为“协田”,西周至战国,又出现了耦耕,并且成为习用的耕作方式,是在使用耒耜的基础上,由二人进行操作,即在耒耜的柄部系绳,一人扶在柄端并将其推入土中,一人在前用力牵拉发土,这是人力耕作向畜力耕作尤其是牛耕出现的前奏。

      此时农具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青铜农具的出现,请看这组展柜中陈列的青铜器具。尽管数量较少,体积较小,但它标志着农具发展到一个用金属制造的新的历史阶段,其意义十分深远。

      青铜,从夏商周至秦汉,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耒耜,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尖头木棍外加一段短横梁。耜类似于耒,但是它的尖头变成了扁头,类似于今天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质发展出石质、骨质。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铁农具的应用及推广。(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两千三百年左右。)在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就已发明了冶铁技术,铁器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铁犁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翻耕农具。现在我们看到的浅口铁犁铧是战国时期,也是史上最早的铁犁铧,它浅口V形,套在木质的犁架上使用,俗称铁口犁。铁质农具的使用推动了中华农耕技术前进的步伐。加上牛耕的出现促使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国农业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据《吕氏春秋》记载有了五谷。(五谷:粟,黍,菽,麦,稻。)

      粟又称谷子或稷,脱皮称小米,代表了中国古代帝王和诸侯祭祀的谷神,发展到国家出现后,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可见粟在中国古代农业中心的地位。粟以耐干旱和瘠薄著称,喜温,但生育期短,故对积温要求并不太大。

      黍(shǔ)称糜子,去皮称黄米,比小米黏性强。亦称糜子”。生长期形为散状。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味甘,性温,无毒是禾本科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是中国小杂粮的一种,一年生粮食作物,成熟以后是金黄色,在中国的北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早在1万年以前,在南方地区,成为长江流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5000多年前左右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大禹治水后曾经有组织的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

      小麦,小麦早在1万年前就起源西亚,小麦自西亚传入欧洲和非洲,向东亚传入中国至东亚,流传距今4000多年前,小麦传入中国,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用直到战国,才出现了手摇的旋转磨盘,面粉问世,馒头诞生了。自汉代后小麦向南方发展,北方的种植面也大力增加。此后,小麦由黄河中游向外扩散,延伸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

      菽,豆类的总称或指“大豆”,西汉末年,《汜胜之书》中有“豆有膏”之说,是我国最早记载大豆含有油脂的一本农书,中世纪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上二楼继续参观

      现在我们看到这三幅图,是古代先民祭天、祭地、祭水的场景图,表达了古代先民对大自然地敬畏之情,通过祭祀,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了祈福的美好心愿。





  • Copyright 2018-2018 Northwest Farming Cultur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IP地址备案编号:宁ICP备18000000号 安全备案: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66号
    地址:固原市新区北京路西北农耕博物馆 电话:0954-286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