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件农耕具叫耧车,是汉武帝时期赵过发明的,它将作物播种方式由撒播改为条播。耕作时,用牛在前牵拉发力,一人在后摇耧并将开沟.下种.覆土三项工作和而为一。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播种的效率。耧车是农耕具的重大创造发明,是播种机的前身。最初的耧车有三脚,后来发展成独脚、二脚、四脚等多种,以二脚和三脚最为流行。播种时一牛牵引,一人摇耧,一天能种一顷地。耧车将开沟、下种、覆土三项作业合而为一,播种质量和效率大为提高。至今在西北地区还有使用。
现代我们听到的这是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用以表示一年里天时和气候变化的24个时期,也就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天文学上,用太阳的黄经度来计算:分黄道360度,取“春分点”为零度,由此算起,每15度为一个节气,6个节气为一季,和四季而得“二十四节气”。
一般认为,商代已经由测日影而得冬至、夏至,到了西周时期,人们进一步测出春分、秋分,至此有了二分二至。
二十四节气命名是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而赋予的特殊意义:
(1)表示寒来暑往的变化:有立春、春风、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2)象征温度变化: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3)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4)反映降水量: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在秦汉时,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农耕社会的需要,是民俗风情的体现,更是先民智慧的凝聚,它指导人们利用气候的变化规律,来掌握一年四季天气的情况,来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进而达到便利生产活动实现五谷丰登的目的。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
由于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牛耕一直是传统农业的标志。它源于春秋,定型于汉代。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牛耕的场景就是一个耦犁场景。两汉时期牛耕迅速推广,形成由最初二牛牵引三人(一人扶犁、一人牵牛、一人掌梨辕)操作方法改为二牛一人。魏晋时期,旱地耕地技术更加成熟,出现了一牛一人的耕地方式。在这个时期所使用的耕犁是直辕木犁。相应在汉代也对旱地种植技术有了创新,代田法就是这个时期的重大发明。
西汉武帝时的捜粟都尉赵过推行了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在田地里开沟作垄,沟垄互换,轮番种植。它在用地养地、合理施肥、抗旱、保墒、防倒伏、光能利用、改善田间小气侯诸方面多建树,是后世进行耕作制度改革的先驱和祖师。在代田法耕作下,产量大增“超出常田一解以上,善者倍之”自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钵满仓满。
在“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引领下,秦统一后命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开发新秦中,其中包括今宁夏平原,并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建立县城进行管理。为宁夏平原的初步开发做出了贡献,其中有一项就是大力开荒完善农耕耕具。在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元鼎三年时在固原设立了高平郡,郡治设在现在的原州区。与此同时农耕工具在汉代得以大力发展,铁犁铧已趋于完善,铁犁犁身全铁化,坚固耐用,犁口锋利化。汉代的农具铁犁已有犁壁(犁壁也称犁镜,犁镜,金辟土)汉代的犁壁有菱形和鞍形两类。犁壁不仅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而且还能翻土成珑。犁铧外形多呈等腰三角形,地面平直,背面拱起,背面开“V”字形垫,两翼开刃;犁铧前部加上了犁冠部分能保护铁犁铧。汉代犁的性能日益完美,并且根据用途的不同,还有着大小不同的规格形制。适于耕垦熟地的,用小型犁铧。锐利厚实,适用于开辟荒地的较大型犁铧。还有用于开沟做渠的特大型犁铧。由犁壁和犁铧构成的弯曲面能将耕起土垅破碎和翻转过来。可使土壤松软,田面平整,更利于植物的生长。用力少而见工多。农具完善了,在中国两汉时期使用铁犁的地域范围已很广泛。使西北得到有效的开发,使西北成为当时农耕生产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华农耕文化史上的第二次发展高峰。有句话这样描述:汉代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盛世景象。
我们固原也有了大发展,其中这组展柜中展出的釉陶是出土于固原的北苑汉墓。从东汉绿釉陶能看古代丧葬习俗变革:
绿釉陶作为东汉发明创烧的新品种,它上承商周瓷器的施釉技术,下启唐宋三彩器瑰丽多姿、变幻莫测的装饰风格,在中国古代陶瓷群芳中独树一帜,是古代低温铅釉技术发展的硕果。东汉绿釉的出现与发展与中国丧礼习俗由厚葬到薄葬的殡葬改革主要的见证物。
丧葬习俗是以丧葬为基础,在民间长期相沿、积淀而成的习俗。原始社会,人们已有了希望灵魂不死的观念。殷商时期,这一观念愈加丰富和强化。当时的人们认为:死亡的观念从来与生命意识分不开,魂来自于天,魄来自于地,二者离散后,魂入天转化为神,魄入地腐化成水归入土壤,魂会庇护后人,因此后人的魂魄得到后人的无限崇拜。如奴隶社会主贵族死后旺旺将大批他们生前所用的奴仆、器物一同下葬。
战国至汉代早期,“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盛行,厚葬之风甚盛,厚葬而专门制作的象征性物品—冥器。秦始皇陵和汉武帝的茂陵即可见一斑了。
厚葬之风的盛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给活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汉代已经出现了为死者送终竞相攀比的奢华之风。西汉时,新皇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把每年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用于修建自己的陵墓。一般百姓中,则是倾家荡产,甚至不惜卖身为奴来厚葬祖先。与此同时,古代文化史专家李山教授指出:“盗宝现象的猖獗与中国传统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东汉建立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达了第一道薄葬诏,首先指出了”厚葬“的危害性,在临死之前,又下达薄葬诏书,“葬以瓦器,不以金银器铜锡为饰。固其山,不起坟。”东汉时厚葬之风渐衰,人们也逐渐领悟到“人死如灯灭”,用不上什么实物随葬品。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仿制的象征性随葬品应用产生,绿釉陶以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低廉的价格而被各阶层接受,新兴了一整套特点鲜明的模型冥器组合。
绿釉陶器,顾名思义,陶器外表挂釉,其釉料以氧化铁和氧化铜作呈色剂,以氧化铅作助溶剂,以700—900度的温度在还原焰的焙烧下烧制而成,它完成了从原始瓷器到现代瓷器的成功过度,釉面光亮,呈现绿、黄深浅不同的色调。造型的仿同时代的漆器和青铜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东汉政治上比较安定,经济上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鼎成为礼制重器,陶鼎地位随之提高,也有礼制意义。战国至汉代出现了铅釉陶鼎和彩绘陶鼎,多作随葬冥器。
绿釉陶冥器东汉时期盛行于全国各地,它的一些釉陶器的厚重、磅礴、宏伟、精美程度是中国制瓷史上各朝釉陶无法比拟的,代表汉代陶艺制作的最高水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宋代以后,纸制冥器流行,陶器冥器渐少。)
用铜做着色剂呈现翠绿色,用铁做着色剂呈现出黄褐色和棕红色,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平滑。(在氧化中烧成)并且在釉料中加入助溶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以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整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经过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
“烧成温度在700—800℃之间。
东汉釉陶在腹部有两个铺首,气魄宏伟,造型端庄,线条简洁,雄伟高雅,不次于青铜,而莹润明亮的釉层,华美的釉色是它独有的,它是汉代第一个文化高潮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