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 传承农耕文明 打造文化品牌——走进西北农耕博物馆
传承农耕文明 打造文化品牌——走进西北农耕博物馆

学术园地 加入时间:2018-2-6 17:24:30 作者:杨建虎  访问量:2804
  •  

      近年来,原州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繁荣,本着传承千古文明、历练精品文化的目的,于2012 年动工建造了反映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史的农耕博物馆。其位于固原市新区,占地面积 20 余亩,总投资3000 多万元,总建筑面积 4050 平方米。主展馆分为序厅、尾厅和原始社会农耕文化厅、先秦时期农耕文化厅、秦汉至隋唐时期农耕文化厅、宋元明清时期农耕文化厅、近现代农耕文化厅7 个部分,共陈展大型浮雕 3 幅,神农氏站像一尊,文物品具 3000 余件,大型彩绘场景 5 幅,农业生产场景复制2 幅,农作物品种标本 60 种,涉农典籍和人物肖像 20 本(幅)、大小展板30 块。
      2012 年 4 月 20 日,西北农耕博物馆开馆。该馆的建成不仅凸显了固原浓烈的人文气息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还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宣传基地、优秀农业文化传播窗口三大作用,通过实物、图片和影像等形式生动直观展示,让参观者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农耕文明的无穷魅力,进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西北农耕博物馆的开馆,标志着固原市文化事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西北农耕博物馆是西北五省(区)唯一一家以农耕文化为展览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该馆以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 5 省(区)农耕文化为主题,以农耕生产工具演进、农作物品种进化为主线,综合运用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陈展方式,全面展示了西北地区农耕文化概况,彰显了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以及劳动人民在干旱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抗争拼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农耕,是人类先祖的创造,也是文明时代的开启。走进西北农耕博物馆,就是在穿越中华农耕文化长廊,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馆外有农神后稷,馆内有神农氏,这两尊大雕塑突出表现的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两大代表性人物,凸显农耕文化悠远深邃的主题。
      在原始社会农耕展厅中,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正在磨制石刀,这样的居住生活场景以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以石器的制作技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也是农耕文化最早的表现形式。在这里,馆藏文物石刀、玉铲、纺轮都体现出固原在这一时期的原始农业发展情况。
      在先秦时期农耕展厅中,协田耦耕的场景也得以重现。只见两个务农人手持农具、协同耕作,彼此施力,看得出十分辛苦。夏朝以文字的问世、农耕工具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货物交换和商业的萌芽,被农史学家称为中华农耕文化第一个高峰的起点,至西周“井田制”的实,“敬德保民”方略的提出到春秋战国,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出现了中华农耕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西北地区属《禹贡》所载九州中的雍州。周之先人在陇山周围“行地宜、务耕种”,有力推动了农耕生产的发展。《周礼》记载,当时该区域的农作物种植以栗、穗为主,养殖以马、牛为主。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大发展,冶铁业的产生,促成了农业生产领域中铁质农具的普遍使用,加之畜耕的推广,农业耕作有了新的进步,从而形成了颇具区域特色的农耕文化。
      在秦汉至隋唐时期农耕展厅,大量的出土文物展示了这一时期农业文化的繁荣。尤其是汉墓出土的大量陶仓更是证明了这一点,西北农耕博物馆馆长黄金铎解释说:“陶仓用于储藏粮食,陶仓数量之多也反映了当时农业发展较快,农产品较为丰富。”此外,1999 年在原州区发现的汉墓中,绿釉双龙方形陶井、绿釉陶屋、兽形陶尊不但反映了墓主人当时的富足生活,而且也从侧面展示了农业已渗透到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汉代高平城农贸活动的模型也明了当时固原农业的繁盛。
      在宋元明清时期农耕展厅中,文物器具以瓷器为主,展出的铁铧、铁锄更为轻便,使用时更简单。这也说明宋元明清时期,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无论是水作系还是旱作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全面成熟。
      在近现代农耕展厅中,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农耕文化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西北农耕在畜力机械交织使用中前行,虽处山高风多雨少之境地,但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总结古来之经验,择存先辈的做法,顺天时,应地利,聚人合,突出精细,创新耕作,从耕、耙、耱到种、耘、收,形成颇具西北特色的耕作体系和种植体系。件件农具,粒粒籽种,既是农耕历史发展和人们生存历程的体现,又是人们逐步走向美好生活的希望。
      2013 年 5 月 2 日,西北农耕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宁夏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薛正昌说:“西北农耕博物馆作为承载农耕文化的平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规范管理,做好后续工作,为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繁荣贡献力量。”宁夏博物馆研究员马建军说:“西北农耕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实属不易。今后更加强藏品管理和科学研究,全面展示农耕发展史,传承华夏农耕文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方建春说:“西北农耕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我认为主要有五大因素:一是主题鲜明,二是藏品系统,三是规划科学,四是布展精细,五是效益明显。一年内接待区内外参观者 6 万人次,并且评价很高,初显社会效益。”   在西北农耕博物馆,我们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感受到浓烈的人文气息,作为展示农业文化的窗口,西北农耕博物馆无疑搭建起挖掘历史内涵、彰显地域特色、加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正如他们在简介中所说:知我中华,就要研究农耕;爱我中华,就要重视农耕;兴我中华,就要发展农耕。悠久绵长的中华农业文明,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之源,保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并且对世界作出了宝贵的贡献,这不仅仅是一段记忆、一段历史,更是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足以受用终身。





  • Copyright 2018-2018 Northwest Farming Cultur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IP地址备案编号:宁ICP备18000000号 安全备案: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66号
    地址:固原市新区北京路西北农耕博物馆 电话:0954-286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