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嘴头遗址位于六盘山西侧的隆德县神林乡双村西侧,地处渝河和朱家河交汇的河嘴地带。渝河是隆德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六盘山,自东向西注入葫芦河,属于葫芦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在渝河两侧的阶地或坡地上分布有较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周家嘴头遗址位于渝河南岸,1988年被评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周家嘴头遗址进了了正式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40平方米,出土了一批仰韶晚期和龙山时期文化遗存,其中清理的9座仰韶晚期的陶窑尤为重要,对研究当时陶器的专门化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2018年我所继续对周家嘴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50平方米,共清理房址9座,窑址14座,墓葬8座,灰坑98个,灰沟2条,这些文化遗存主要包括仰韶中期(庙底沟期)、仰韶晚期、龙山时期、汉代等不同时期。
2018年发掘区全景
2018年周家嘴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收获,其中仰韶中期(庙底沟期)文化遗存首次在宁夏发现,为研究本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序列及类型提供了新的材料。在仰韶中期遗存中还清理大型房址1座,残存面积近90平方米,对我们探讨该遗址当时的聚落形态及聚落形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结构问题有一定的意义。从出土的仰韶中期陶器来看,彩陶的纹饰及大部分陶器的器型基本上与甘肃秦安大地湾三期同类陶器接近,但个别遗迹内出土的陶器与大地湾二期陶器接近,这说明周家嘴头遗址可能存在早于庙底沟时期的遗存。
F14(庙底沟期)
(红色范围为F14残存范围,面积近90平米)
F13(庙底沟期)
F13出土陶器组合
周家嘴头仰韶晚期遗存基本上与秦安大地湾四期、隆德页河子仰韶晚期遗存及关中地区的仰韶晚期遗存文化面貌一致,陶器器类主要有尖底瓶、钵、罐、缸、瓮、盆等,陶器纹饰以绳纹为主,有少量的附加堆纹和弦纹,也有少量的彩陶。周家嘴头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遗存与隆德沙塘北塬遗址文化内涵一致,属于齐家早期文化遗存。
F2(仰韶晚期)
F2出土陶器组合
目前周家嘴头遗址累计发掘清理的陶窑共计23座,其中仰韶中期陶窑3座,仰韶晚期陶窑20座。2018年对遗址区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发现陶窑15座,在遗址区调查发现窑址3座,现在发现的陶窑总数量已经超过40座。从已经清理发掘的陶窑遗存来看,仰韶中期陶窑位于遗址区地势相对较高的位置,没有固定的形制,有横穴和竖穴两种,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仰韶晚期陶窑位于地势较低的坡地上,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基本上成排分布,形制较为固定,为横穴式,窑室内的火道均为三条,即两侧环形火道加中间直向火道,这与秦安大地湾、陇县原子头、宝鸡关桃园等遗址的仰韶晚期陶窑形制一致。周家嘴头遗址集中出现规模较大的仰韶晚期陶窑群,这说明周家嘴头遗址可能为当时的一处陶器生产中心,对我们研究该遗址仰韶晚期陶器专门化生产及产品分配性质等方面意义重大。
周家嘴头遗址陶窑分布示意图
(蓝色为已发掘陶窑,红色为钻探发现)
从左到右依次为Y3、Y4、Y5
2018年11月19日至21日,按照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项目检查验收办法,在隆德县召开了周家嘴头遗址2018年考古发掘工作验收会,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考古发掘现场、查看各类考古发掘资料、听取发掘工作汇报等对周家嘴头遗址发掘情况进行了了解,同时详细询问了课题目标的设置、多学科的应用及各种信息的采集等情况,并讨论了周家嘴头遗址发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经过专家组的认真讨论和交流,对周家嘴头遗址2018年的发掘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专家考察发掘现场
专家组参观出土陶器
汇报现场
周家嘴头遗址考古队(杨剑 王晓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