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明长城地名命名研究
王仁芳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宁夏地区明代属边防重地,境内南北分设固原、宁夏两镇,修筑了包括墙体及附属设施、城堡、烽燧驿站等大量长城防御设施,产生了众多的专有名称,多数演变为地名。对各类设施的命名方式进行了分类梳理,分析探讨了相关地名后期流传变化情况。
关键词:宁夏;明长城;地名
中图分类号:P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331(2018)03-0062-05 收稿日期:2017-12-22
作者简介:王仁芳(1979—),男,陕西陇县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北方民族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北历史考古及研究。
明代为防御蒙古残部侵扰,沿边置九镇,宁夏有其二,由于地处要冲,而且三边总制常驻固原,使得宁夏成为当时的西北边防中枢地带。明代在宁夏地区先后修筑长城墙体9道,加上修缮后的战国秦长城,几乎将南北全境囊括包裹,总长度达到三千余里。①长城边防体系包括墙体及敌台铺舍等主体设施以及长城沿线卫所营寨等驻军设施,烽火塘铺等驿递设施以及军屯、马政等保障设施,各类设施虽辖属有别,功能各异,但紧密关联,共同承担明代宁夏边防重任。这些长城防御设施,其名称的来源与命名方式丰富多样,后期作为地名使用流传中也有所发展变化。
一、长城墙体和附属设施名称及沿用地名
1.长城墙体
墙体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也是人们狭义理解的长城本意。据《竹书纪年》《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随着列国竞相修筑这类边防设施,遂有长城名称,相袭沿用千余年。明代一般称长城墙体为“边墙”(亦称边城、边壕),长城改称边墙,流行说法是因为秦修长城而亡,明代忌讳“长城”之故[1],实际上并无可靠依据。宁夏镇设在花马池城外、河东长城上最大的关防便被命名为“长城关”。中国古代习称少数民族生活地域为边地,明朝为加强中原地区防卫,沿边设立九镇,称为九边。长城多筑于这些地域,所以习称为边墙。这一点从宁夏河东墙的始设本意便可见端倪。“谓虏逐水草以为生者,故凡草茂之地,筑之于内,使虏绝牧;沙碛之地,筑之于外,使虏不庐,是故去边远而为患有常”[2](P19),可见当时考虑是要通过边墙隔绝内外,防止游牧部落与农耕人群间的相互侵扰,重点是“止诉讼”,实际上更多是防止边内军民越过界石垦牧,并不是以控扼要塞、以利战守为主要目标。
宁夏初修长城,多以边墙所处地域位置命名,如河东墙、沿河边墙、城西南墙。后因沿边设关门,又称东关门墙、北关门墙、西关门墙,或者直接称为东边墙、西边墙、北边墙、内边墙。嘉靖年间,王琼弃墙挖堑,为了与旧墙区别,称其新边为“深沟高垒”“防胡大堑”“朔方天堑”等,更多是宣扬御边理念,并非特定的边墙名称。弘治年间固原卫修筑长城后,为了与大边区别,故称内边,又称二边、小边。后来从徐斌水依托内边修筑的长城被称为徐斌水新边,这种以修筑起始地命名边墙名称的还有“横城大边”。同一地先后多次修筑边墙的则以新旧(故)相区别,如旧北长城、北长城,河东故墙、河东新墙。边墙因其分布延续空间范围过于宽泛,作为地名使用有所不便,这种加修筑方位、先后、墙体类型、起点位置等特征予以区分的命名方式,也影响了后来长城沿线的地名文化。宁夏平罗县尾闸乡北长城起点处有边墙头子,盐池县有张家边壕,清水营长城内侧河流称边沟也都因此而来。
2.敌台铺舍
敌台、铺舍是长城墙体上最主要的附属防御设施。敌台突出墙体外侧,为士兵守瞭高台;铺舍多设于墙体内侧,为守墩士兵的值班营房。根据历史记载,宁夏河东大边长城沿线大致半里设置一座敌台,五里设置一座铺舍。当时命名方式主要依据所属营堡,取第一字按顺序编号,称某字××墩或某字××铺。防御分守地界皆依据这些敌台铺舍位置划分。比如横城大边三百二十二里,“中路参将分守边城百里,自横城马(码)头起至清字墩接毛卜剌界止,东路游击分守边城七十五里,自毛卜剌平字十铺至兴字一铺接安定堡界止,副总兵分守边城一百四十七里,自安定堡界兴字一铺起至宁东二十二铺接延绥安边界止”[3](P192)。宁夏境内明长城现存敌台铺舍六百余座,长城沿线称墩或铺的地名多因此而来。
3.关口水洞
除了敌台铺舍外,沿贺兰山诸沟口修筑的西长城,沿线北起黄草坡口,南至硖石口,设防关口三十余处。这些沟口名称多依据沟谷自然地貌及气候特征拟定,比如干沟、山嘴、双山、赤木、硖石、大水、小水、大风、小风等,也有一些沟口名称根据历史典故或人文景观命名,比如插旗、宿嵬、拜寺、滚钟、打硙等。打硙口,意为“打凿石磨的山口”。长城修筑逢河流水系,关口则设水关。长城翻山越岭,所设水关众多,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辽宁省绥中九门口长城。宁夏贺兰山西长城一些涉水沟口也修建有水关、水洞,贺兰口内就有明代水关遗址。水洞是边墙修筑中穿过流水沟壑所设过水涵洞,一般用石条砌筑,视水势大小分单孔及多孔水洞。贺兰山西长城香水沟段墙体底部就保留有三处水洞遗存,其中一处为双孔水洞。以水洞流传的地名长城沿线也有很多,比如青海互助县明长城沿线就有水洞村,宁东水洞沟旅游景区长城水洞虽然已经被边沟洪水冲毁了,但地名流传至今。河东长城外侧还曾挖设分布品字坑,盐池县二步坑、郭记坑等地名或与此有关。
4.关防暗门与市场
长城沿线的关防、暗门、内外互市的交易市场也依长城而建。宁夏境内东长城长城关、北长城镇远关、西长城赤木关、胜金关以及内边长城下马关都是非常重要闻名的长城关防。胜金关“谓其过于金陡潼关,故云”[2](P212)。暗门是长城墙体上开设的隐秘通道,供守边官兵出边进行侦查、烧荒等活动,宁夏河东长城沿线马跑泉等地发现有暗门。“隆庆议和”后,宁夏长城沿线设置了三处主要的互市点,当时以设置地分别称镇远关、清水营、洛阳川市场。
5.长城防御机制及军事制度
明代宁夏镇分东、南、西、北、中五路设防,南部固原卫分东、中、西三路防御。现在宁夏东西两山公路习称东大路、西大路,其走向及来历当与此有关。以宁夏镇城为参照,其东西方向分设有后卫、中卫,相关地名由此流传。长城防御施行分段设防的机制,因此也流传了诸如分守岭、分守墩等确认防御分界的地名。在各边防御交接地带或苑马草场的四至还埋设界石,以确认关防责任及处理越界纠纷,现在流传界石、界首一类地名均与此有关。一些如红旗、二旗等地名则反映了当时的烽火预警制度。与驻军训练有关的地名有教场、将台等。宁夏平原及中卫黑山峡一带濒河设防,冬季河水结冰,蒙古铁骑踏兵而入,因此在黄河南岸一些渡口沟谷用裹挟土石的柴草束灌水浇筑冰墙设防,留下了诸如冰沟、冰水等地名。明代卫所军户在役军人为正军,子弟称余丁,正军赴卫所,余丁要随行助役,正军身死,即以户中余丁补充。中宁县流传的余丁渠、余丁乡等地名,正与此制度有关。宁夏黄河两岸的滩涂湿地,明代是重要的官私牧马地,陶乐(套虏)湖滩以及中宁吴忠一带的杨(养)马、关(官)马、白马、马厂、草场等地名都与此马政制度有关。
二、驻军城堡名称及沿用地名
明代宁夏史志有载的驻军城堡有150余座。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沿边军堡、边内屯堡、马政监苑等三大类型。这些城池中较大的如宁夏镇、固原州城等系修缮沿用前代城池外,明代新筑城堡级别地位较高的多有拟名,其余规模小、级别低下者多加数字区分。明代城池因多有人据守生活,其名称后来大部沿用为地名。据《(乾隆)宁夏府志》记载:“明洪武初,尽徙宁夏之民与他所,其后复迁谪秦、晋、江淮之人以实之,分屯建卫,筑堡以居,因即以其屯长姓名名堡,若叶升、王鋐、李祥、张政之类是也。其以事名、以地名者,大抵据扼塞,驻军屯以遏寇虏,若镇河、平羌之类是也。以人名者什六七,以事名、以地名者什二三。灵州、中卫则以地名者居多”[4](p138)。实际上命名原则与方式远多于以上所述。
1.体现边防策略与民族政策的,即所谓“以事名”
其中一些名称带有明显的民族敌对或歧视色彩。如:靖夷、平胡、威远、靖虏、镇朔、镇北、平羌、镇河、平虏、威镇、柔远、镇靖、永康、宣和、威武、宁安、常乐、镇虏、控夷、安定、兴武、兴仁、广武、镇戎、永清、靖朔、宁朔、惠安、隰宁、清平、万安等。
2.存在大量直接以屯长姓名命名的屯堡,即所谓“以人名”
“以其屯长姓名名堡”,这是宁夏地区,尤其是北部平原地区明代屯堡命名的一大特色,在全国其他省区也是鲜见的。如:潘昶、金贵、李祥、杨和、王泰、王鋐、任春、叶升、蒋鼎、陈俊、瞿靖、林皋、邵刚、李俊、王铨、刘亮、魏信、张政、唐铎、许旺、王澄、杨显、雷福、桂文、常信、洪广、姚伏、高荣、周澄、杨信、虞祥、谢保、张亮、李纲、宋澄、吴忠等。
3.以地理或地貌特征命名,即所谓“以地名”
宁夏平原地区多与河、井等水源有关,南部山区多与山川地貌关联。如:河西、河中、汉坝、渠口、铁桶、临河、临山、石空寺、徐斌水、响石、红寺、枣园、古水井、柳杨、铁柱泉、野狐井、秦坝、河东关、半个城、大沙井、石沟、清水、红山、红古城、黑石头、高山、大湾川、毛家硖、平峰台、泉水、山城等。以地貌特征命名在当时较为流行和普遍,由于长城沿线地貌相似,地名也多有重复。比如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皆有以清水命名的堡寨,红山地名在宁夏、陕西等地也有重复。
4.与明代军事、边防制度相关堡名
明初宁夏军事统辖实行“都司卫所”制,境内置有两镇、九卫(宁夏卫、宁夏前、中、后卫;宁夏左、右、中屯卫及固原卫(州)和靖虏卫的一小部)、八所(宁夏平虏所、灵州所、兴武营所、西安州所、豫旺平虏所、镇戎所和宁夏群牧所、甘州群牧所),宁夏镇城内设有五卫,因此又称“五卫城”,卫名中多加方位以区别。卫所制下一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百户下又有总旗、小旗的设置。卫所以下边内城堡中级别地位较低者多无专称,往往直接加数字称某百户、某旗。固原卫镇戎千户所下辖百户在今海原县内,一百户、二百户、三百户以及五、七、八、九百户至今仍沿用为村落名称。海原的郑旗、户马旗等流传地名也与此制度有关。明代中后期营兵制与卫所制并行,营兵驻扎的城堡称某营。相关地名也遗留很多。比如中营、小盐池营、营盘山、哨马营等。一些牧马营堡也直接加数字以某营称呼,如固原头营、二营,直至八营城堡,皆为杨一清整理陕西马政时主持修筑的牧马营堡。
5.直接音译沿用少数民族名称
明代时期宁夏沿边一带也沿袭了较多的蒙古语甚至党项语地名,比如毛卜剌、打剌赤、海剌都、撒都儿、打剌顶、羊牧隆、南牟会等。这类地名部分后期使用中名称词义明显有一个汉化过程。比如海剌都营清代改称海城,后改为海原。打剌顶改为打狼顶、大郎顶,流传为杨大郎守卫之地。
6.沿用前代名称或稍改的
灵州、西安州、韦州、鸣沙州等地仍沿用元代旧名。景泰年间修复故原州城后改称固原,开成安西王府故地改为开城。元代豫王城明代称豫望平虏守御千户所,清代改平远并置县,后又改预旺,现在多写为豫旺。这些微改地名,实际上也反映了统治者喜好与百姓愿望的一种博弈。
三、烽隧驿站名称及沿用地名
1.烽火台
长城墙堡防御相互关联及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烽火来完成,燃放烽火的墩台秦汉时称“烽燧”“亭燧”“烽堠”,唐宋以后改称“烽火台”,明代统称墩台或烟墩。烽火台主要起信息传递、预警作用,一些交通沿线墩台也兼具驿站、关卡功能。宁夏境内明代修建了大量的墩台建筑,至明代晚期万历年间,墩名有据可查的有743座。②宁夏一些重要长城防线烽火台墩名还有统称,比如“沿河三十六墩”“河西十五墩”等。当时修建烟墩的山也称烟墩山,所建堡寨也称烟墩堡。现在中卫烟筒山、同心烟洞山皆为烟墩山之讹传。
烽火台一般依据修建地地名或地貌特征命名,与驻军城堡命名方式类似,尤其以边防寓意命名者多,因此重名较多,常见如镇北、镇夷、镇朔、镇虏、靖边等,都是重复率较高墩名。烽火台由于其形制较小,且数量大,分布广,其命名方式也相对草率多样。譬如一地有多座墩台则以方位、新旧、新添(筑、立)等字眼相区别。也有以设置距离命名墩台的,如五里墩、十里墩,或者以头墩、二墩或头塘、二塘等顺序号命名。一些如接瞭、挂旗等烽火台名称则反映了当时的烽火制度。还有个别墩名直接音译了蒙古语地名,如虎剌都、碗者都等。宁夏境内烽火台名称作为地名沿用下来也有不少,比如永宁县的金塔、中卫市的凯歌村、惠农县的燕子墩、吴忠市古城乡等皆因明代烽火台而得名。
2.驿站铺所
明朝沿袭了元代发达的“站赤”驿传制度,驿路沿线按日程远近及分工设置有驿站铺所。虽然朱元璋曾敕改站为驿,但驿站合称的习惯以及少数如白塔站赤等旧称还是得以保留。当时宁夏境内主要有沿边边路、北京至陕西宁夏镇官道以及固原镇至宁夏后卫等地防秋道等驿路,涉及的重要驿站有二三十处[5](P238)。为便于管理与防御,多数设置于城堡内,命名方式也是驿随城名。设置于宁夏镇城南门内驿站就叫宁夏在城驿。大沙井驿、石沟驿为先设驿站,后扩展为城堡,城随驿名。高桥儿等地单设驿站,驿因地名。如今宁夏地名中有官厅、官记、塘房、铺、驿等字眼地名,则明显具有驿路或铺房的职能。驿站官军设卡驻守的营房称塘房,因此也流传了较多诸如塘房梁、塘房墩等地名。
四、宁夏明长城名称沿用地名的流传与变化
明代以后,随着长城防御功能的逐渐弱化,其历史名称及沿用地名在使用流传中也有所变化。
1.失传
虽然边墙的叫法沿袭至今,但一些涉及长城墙体的历史名称已鲜为人知,而产生了新的叫法,即所谓俗称。现在宁夏盐池临边一带,当地居民以距离远近,习称南北两道明长城为“头道边”“二道边”,南部麻黄山一带称内边壕堑为“狗拉壕”。赤木口因有三道关墙,清代以来改称三关口。清水营、中卫洛阳川两处互市点长期沿用,现称骡马城、买卖城。一些处于驿路沿线,距城堡较近的烽火台,有旅途计程与指路作用,现代地名多俗称五里墩、十里墩,类似的还有以此命名的驿路打尖住宿铺站,常见的有三里铺、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等地名。敌台、墩铺、烽燧驿站等体量较小的防御设施,其名称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其原有守御预警功能丧失后,名称失传更为普遍。现在多称某某疙瘩、倒墩子,有的以夯土颜色称红墩、白墩以区别,甚至直接称烽墩,红寺堡等地有沿用烽墩命名的移民村庄。也有少数关堡因裁汰或损毁导致地名失传,比如清代《中卫县志》记载“张义堡,万历十四年建,设把总、防守,今裁,在县东一百一十里。永兴堡,在县东六十里,万历十四年建,后崩于河,今存其名耳”[6](P44)。
2.改易
长城边墙随着修葺完善,改名也很普遍。有明代改名的,比如下马关初名长城关,后因三边总制巡边必于此下马休息而改名。也有因避讳避嫌而改名的,故原州城改固原,三边总制改总督皆如此。清代改名主要涉及避讳,那些对北方民族带有敌对或歧视色彩的地名,清代以来多有所改易,一般改“虏”为“罗”“鲁”或“远”,宁夏平罗、山西朔州平鲁皆由平虏改名,镇虏改为镇罗,平胡改为平伏,平羌改称平吉,套虏改称陶乐。至于威武改恩和,据《中卫县志》载:“乾隆十一年,县令姚恪,以其民多尚武而抗粮,为改今名”[6](P45)。也有嫌旧名不雅而改字易名的,如打硙口改大武口、干盐池改甘盐池、豫望改豫旺等即属此种情况。
近代以来因方言发音或字体简化改易地名也很多见。比如大量以人名命名屯堡,现地名与历史名称写法多有差异。宁夏后卫永清堡清代光绪年间为永心堡,民国时期称永兴堡,新中国成立后称英雄堡,实际上只是因方言音转而字异。宁夏中部一带方言发音轻、重唇音不分,“铺”字发音为“bu”,导致地名书写中“铺”多讹传为“堡”或“步”。比如盐池县五堡、十六堡,应该为五铺、十六铺之误,皆指从花马池开始编号计数的横城大边(头道边)长城驻军铺舍。盐池县四步、六步、七步、八步战台以及同心县一至六步墩,“步”皆为“铺”之方言发音讹转。
3.沿袭
以上列举的明长城相关名称除了失传、改易以外,尚有大量作为地名得以沿袭流传。以历史记载的近200座明代城堡及贺兰山关口粗略统计,现在沿用旧名的尚有七八成,名称消失与改易的仅占二成左右。当然一些诸如关堡、烽火台等失传名称,还有待于挖掘考证;一些不规范的改名易字还需要溯本清源,搞清渊源变迁,必要时予以正名规范。
五、结 语
地名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疆域易主、国家兴替、王朝更迭,地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宁夏明代长城防御相关名称作为地名使用与流传是明代以来宁夏地区战乱、迁徙与民族融合的写照,表现了边地文化特征,构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名文化[7]。研究其变迁过程,对挖掘研究宁夏地域历史文化,规范地名使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研究宁夏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与边防制度的宝贵信息。
注释:
①根据文献记载统计,实际野外调查长度1068千米。
②根据《(万历)朔方新志》《(万历)固原州志》所载墩名统计。
参考文献:
[1] 黄勇美,徐卫民.中国长城起源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2).
[2] 胡汝砺(编),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
[3] 杨寿(编),胡玉冰(校注).(万历)朔方新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 张金城等(编),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5] 黄汴(纂),杨正泰(点校).明代驿站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黄恩锡(编),宁夏中卫县县志委员会(点注).中卫县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
[7] 何彤慧,李禄胜.宁夏地名特征与地名文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3,(4).
本文出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62-66页。